抗美援朝英雄事迹范文十五篇

【www.jmzhongda.cn--先进事迹材料】

抗美援朝战争,又称抗美援朝运动或抗美援朝战争,是20世纪50年代初爆发的朝鲜战争的一部分。它只指中国人民志愿军参战的阶段,也包括中国人民支持朝鲜人民抵抗美国侵略的群众运动。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抗美援朝英雄事迹的文章15篇 ,欢迎品鉴!

【篇一】抗美援朝英雄事迹

  邱少云,男,汉族,**党员,1926年7月出生,1949年12月入伍,四川铜梁人,生前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十五军二十九师八十七团九**士。1952年10月,他在距敌前沿阵地60多米的草丛中潜伏时,为避免暴露任烈火烧焦身体而一动不动,直至壮烈牺牲。朝鲜**主义人民共和国追授他金星奖章、一级国旗勋章。被志愿军总部授予“一级英雄”荣誉称号,并追记特等功。
  当选“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1952年10月中旬,在金化以西391高地的反击战中,邱少云被选派参加潜伏部队,并担任了发起冲击后扫除障碍的任务。潜伏前,邱少云向党支部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写道:“宁愿自己牺牲,决不暴露目标,为了整体,为了胜利,为了中朝人民和全人类的解放事业,愿献出自己的一切。”执行任务中,邱少云在距敌前沿阵地60多米的草丛中潜伏时,敌人突然向潜伏区逼近。为了掩护潜伏部队,指挥所命令炮兵对敌进行打击。
  敌人遭到打击后出动飞机侦察,并盲目发射侦察燃烧弹。一颗燃烧弹正好落在邱少云身边,飞迸的火星溅落在他的左腿上,燃烧液燃遍他全身,烧着了他的棉衣、头发和皮肉。他身旁就是水沟,只要往水沟里一滚,就可以把火扑灭……因为邱少云是尖刀班战士,负责战斗打响后剪断敌人的铁丝网,所以埋伏较靠前,他只要稍微动一下,就有可能被发现,整个排也就会被发现,整个行动也许就会失败。但是英勇的邱少云自始至终没有动一下,任由全身在燃烧。为了不暴露潜伏部队,他严守纪律,咬紧牙关,任烈火烧焦身体而一动不动。
  他双手深深**泥土中,身体紧紧地贴着地面,以惊人的毅力忍受着剧痛,一声不吭、一动不动,直至壮烈牺牲,时年仅26岁。邱少云的战友盼望的时刻终于来到了!下午5时30分,敌人的枪声不响了,火焰渐渐地熄灭了,阵地上一片寂静。突然,潜伏在草丛中的500多名志愿军战士,像爆开的定时炸弹一样,轰然一声炸响了……邱少云同志牺牲后,朝鲜人民和中国人民志愿军怀着深深的敬意,在391高地的石壁上刻了一行大字:“为整体、为胜利而自我牺牲的伟大战士邱少云同志永垂不朽!”为了表彰邱少云的英雄事迹,上级党委追认他为中国***党员。经中央军委批准,将其画像制作印发全军,在连以上单位悬挂、张贴。

【篇二】抗美援朝英雄事迹

  拉响了最后一枚手榴弹与敌人同归于尽——孙占元

  孙占元(1925~1952)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斗英雄,河南林县(今林州市)人。

  1946年参加*******。1948年加入中国***。1951年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历任班长、排长。

  1952年10月14日,在朝鲜上甘岭战役中,敌军约6个营的兵力攻占了志愿军防守的597.9和537.7高地。孙占元率领突击排对597.9高地2号阵地实施反击,接近2号阵地时,他的双腿被敌炮弹炸断。战士们劝他撤离阵地,他坚定地说:“我是***员,是指挥员,不完成党交给我的任务,决不离开自己的岗位。”他以坚强的意志,来回爬行指挥,用机掩护战士易才学爆破,摧毁3个火力点。

  突击排攻上2号阵地,继续向纵深发展时,敌人突然从阵地侧后反扑过来,数名战友牺牲。他利用已攻占的碉堡,架起缴获的两挺机轮番射击,接连打退敌人两次冲击,毙伤敌80余人。敌人再次发起攻击,在战友相继伤亡、弹药告罄的情况下,他忍着巨大伤痛,艰难爬行,从敌人尸体上解下继续战斗。当敌军拥上阵地时,他拉响了最后一颗,与敌同归于尽,年仅27岁。

  1952年11月6日,中国人民志愿军领导机关给他追记特等功,并于1953年4月8日追授“一级英雄”称号。同年6月25日,朝鲜**主义人民共和国*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追授他为“朝鲜**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和金星奖章、一级国旗勋章各1枚。林县人民**将其出生地共水村改名为占元村。

【篇三】抗美援朝英雄事迹

  杨根思出生于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从小受到地主的剥削和压迫,心中对旧社会充满仇恨,得知***领导的**是人民的队伍,就下定决心跟党走。入伍后,他把这种信念转化为苦练军事本领的动力,坚信只要时刻遵守党的决议、指示,就“不相信有完不成的任务,不相信有战胜不了的敌人,不相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他随部队转战南北,不畏艰难困苦,先后经历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的炮火洗礼,初次参加即手持长矛缴到了枪,显出智勇双全的才干;杨根思曾创造了用炸药包俘虏国民党军一个排的惊人战绩,被授予华东一级人民英雄。

  1950年9月,*次全国战斗英雄代表会议,杨根思这位***老战士、参加过淮海战役等大小数十次战役战斗、多次荣获战功的著名的战斗模范和爆破英雄。10月,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1950年11月,在抗美援朝战争第二次战役分割围歼咸镜南道美军战斗中,时任志愿军某部连长的杨根思,奉命带1个排扼守长津湖畔下碣隅里外围1071.1高地东南小高岭,负责切断美军南逃退路。29日,号称“*”军的美军陆战第1师开始向小高岭进攻,猛烈的炮火将大部工事摧毁。

  他带领全排迅速抢修工事,做好战斗准备,待美军靠近到只有30米时,带领全排突然射击,迅猛打退了敌人的*次进攻。接着,美军组织两个连的兵力,在8辆坦克的掩护下再次发起进攻,他指挥战士奋勇冲入敌群,用刺刀、枪托、铁锹展开拼杀。激战中,又一批美军涌上山顶,他亲率第7班和第9班正面抗击,指挥第8班从山腰插向敌后,再次将美军击退。

  美军遂以空中和地面炮火对小高岭实施狂轰乱炸,随后发起集团冲锋。他率领全排顽强抗击,以“人在阵地在”的英雄气概,接连击退美军8次进攻。在坚守小高岭战斗中,杨根思率领三排打退美军8次进攻,在最后只剩他一人时,他投完手榴弹,射出最后一颗子弹,一把拉着了导火索,导火索“哧哧”地冒着烟,以大无畏的革命精神,毅然抱起炸药包冲向敌群,与敌人同归于尽,年仅28岁。朝鲜**在长津湖畔修建了一座杨根思英雄纪念碑。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题词赞誉他是:“中国人民的*儿子,国际主义的伟大战士,志愿军的模范指挥员”。

【篇四】抗美援朝英雄事迹

  烈火焚身岿然不动的“一级英雄”邱少云

  邱少云,男,汉族,**党员,1926年7月出生,1949年12月入伍,四川铜梁人,生前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十五军二十九师八十七团九**士。1952年10月,他在距敌前沿阵地60多米的草丛中潜伏时,为避免暴露任烈火烧焦身体而一动不动,直至壮烈牺牲。朝鲜**主义人民共和国追授他金星奖章、一级国旗勋章。被志愿军总部授予“一级英雄”荣誉称号,并追记特等功。

  当选“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1952年10月中旬,在金化以西391高地的反击战中,邱少云被选派参加潜伏部队,并担任了发起冲击后扫除障碍的任务。潜伏前,邱少云向党支部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写道:“宁愿自己牺牲,决不暴露目标,为了整体,为了胜利,为了中朝人民和全人类的解放事业,愿献出自己的一切。”执行任务中,邱少云在距敌前沿阵地60多米的草丛中潜伏时,敌人突然向潜伏区逼近。为了掩护潜伏部队,指挥所命令炮兵对敌进行打击。

  敌人遭到打击后出动飞机侦察,并盲目发射侦察燃烧弹。一颗燃烧弹正好落在邱少云身边,飞迸的火星溅落在他的左腿上,燃烧液燃遍他全身,烧着了他的棉衣、头发和皮肉。他身旁就是水沟,只要往水沟里一滚,就可以把火扑灭……因为邱少云是尖刀班战士,负责战斗打响后剪断敌人的铁丝网,所以埋伏较靠前,他只要稍微动一下,就有可能被发现,整个排也就会被发现,整个行动也许就会失败。但是英勇的邱少云自始至终没有动一下,任由全身在燃烧。为了不暴露潜伏部队,他严守纪律,咬紧牙关,任烈火烧焦身体而一动不动。

  他双手深深**泥土中,身体紧紧地贴着地面,以惊人的毅力忍受着剧痛,一声不吭、一动不动,直至壮烈牺牲,时年仅26岁。邱少云的战友盼望的时刻终于来到了!下午5时30分,敌人的枪声不响了,火焰渐渐地熄灭了,阵地上一片寂静。突然,潜伏在草丛中的500多名志愿军战士,像爆开的定时炸弹一样,轰然一声炸响了……邱少云同志牺牲后,朝鲜人民和中国人民志愿军怀着深深的敬意,在391高地的石壁上刻了一行大字:“为整体、为胜利而自我牺牲的伟大战士邱少云同志永垂不朽!”为了表彰邱少云的英雄事迹,上级党委追认他为中国***党员。经中央军委批准,将其画像制作印发全军,在连以上单位悬挂、张贴。

【篇五】抗美援朝英雄事迹

  烈火焚身岿然不动的“一级英雄”邱少云

  邱少云,男,汉族,**党员,1926年7月出生,1949年12月入伍,四川铜梁人,生前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十五军二十九师八十七团九**士。1952年10月,他在距敌前沿阵地60多米的草丛中潜伏时,为避免暴露任烈火烧焦身体而一动不动,直至壮烈牺牲。朝鲜**主义人民共和国追授他金星奖章、一级国旗勋章。被志愿军总部授予“一级英雄”荣誉称号,并追记特等功。

  当选“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1952年10月中旬,在金化以西391高地的反击战中,邱少云被选派参加潜伏部队,并担任了发起冲击后扫除障碍的任务。潜伏前,邱少云向党支部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写道:“宁愿自己牺牲,决不暴露目标,为了整体,为了胜利,为了中朝人民和全人类的解放事业,愿献出自己的一切。”执行任务中,邱少云在距敌前沿阵地60多米的草丛中潜伏时,敌人突然向潜伏区逼近。为了掩护潜伏部队,指挥所命令炮兵对敌进行打击。

  敌人遭到打击后出动飞机侦察,并盲目发射侦察燃烧弹。一颗燃烧弹正好落在邱少云身边,飞迸的火星溅落在他的左腿上,燃烧液燃遍他全身,烧着了他的棉衣、头发和皮肉。他身旁就是水沟,只要往水沟里一滚,就可以把火扑灭……因为邱少云是尖刀班战士,负责战斗打响后剪断敌人的铁丝网,所以埋伏较靠前,他只要稍微动一下,就有可能被发现,整个排也就会被发现,整个行动也许就会失败。但是英勇的邱少云自始至终没有动一下,任由全身在燃烧。为了不暴露潜伏部队,他严守纪律,咬紧牙关,任烈火烧焦身体而一动不动。

  他双手深深**泥土中,身体紧紧地贴着地面,以惊人的毅力忍受着剧痛,一声不吭、一动不动,直至壮烈牺牲,时年仅26岁。邱少云的战友盼望的时刻终于来到了!下午5时30分,敌人的枪声不响了,火焰渐渐地熄灭了,阵地上一片寂静。突然,潜伏在草丛中的500多名志愿军战士,像爆开的定时炸弹一样,轰然一声炸响了……邱少云同志牺牲后,朝鲜人民和中国人民志愿军怀着深深的敬意,在391高地的石壁上刻了一行大字:“为整体、为胜利而自我牺牲的伟大战士邱少云同志永垂不朽!”为了表彰邱少云的英雄事迹,上级党委追认他为中国***党员。经中央军委批准,将其画像制作印发全军,在连以上单位悬挂、张贴。

【篇六】抗美援朝英雄事迹

  铁腿通信员李家发

  李家发,1934年生,安徽省南陵县人。1951年6月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1952年10月加入中国新**主义青年团。在一次敌机空袭中,冒着生命危险,帮助朝鲜群众抢救衣物和粮食。在战地练兵和修筑工事中,成绩突出,荣立2次三等功。1952年冬任通信员,英勇机智地穿梭在敌人的炮火中,被誉为“铁腿通信员”。

  1953年7月13日夜,在金城战役反击南朝鲜军的轿岩山战斗中,所在排担负攻击116高地任务。在部队受敌地堡火力阻滞时,他主动请战,接受爆破任务,机智地炸毁主地堡外围3个火力点。身负重伤后,忍着剧痛,继续艰难地向前爬进,用最后一颗手雷摧毁敌主地堡,随之陷入昏迷。反击部队遂发起冲锋,复遭敌另一暗堡火力封锁,再次受阻。部队连续组织爆破,均因敌火力猛烈未获成功。这时,他从昏迷中醒来,以惊人的力量顽强地爬向敌暗堡,靠近地堡时,毅然挺身而起,以胸膛堵住机枪射孔,为反击部队夺取轿岩山开辟了道路。牺牲时年仅19岁。

  根据李家发生前申请,所在部队党委追认他为中国***党员。1953年9月,中国人民志愿军领导机关为他追记特等功,并追授“一级战斗英雄”称号。同年12月15日,朝鲜**主义人民共和国*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追授他“朝鲜**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和金星奖章、一级国旗勋章。

  “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一首当年曾唱遍中国大江南北的歌曲,一下子又把人们的思绪带回到50年前那场难忘的战争。

  50多年前,当朝鲜人民陷于水深火热之中,祖国的安全受到战火威胁之际,240万中华儿女高举“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旗帜开赴抗美援朝战场。黄继光、罗盛教……一个个人们熟知的名字,成为中国亿万人民心目中的“最可爱的人”,也是朝鲜几千万人民心目中的英雄。广东省广饶县广饶镇十五村巩德修老人就是其中的一位,他曾参加了著名的反金城战役,并且目睹了黄继光式的战斗英雄李家发舍身堵枪眼的壮举。

  巩德修老人回忆说,当年他和村里的王新勇、贾瑞芝一起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后来王新勇和贾瑞芝都牺牲在朝鲜战场上;而李家发也是他们一个连队的。李家发牺牲时只有19岁,是一位黄继光式的战斗英雄。李家发是安徽省南陵县岩村人。巩德修和李家发相处有两年的时间。1951年夏季阻击战以后,部队撤下来休整,那时巩德修被提升为班长,并且入了党。两人都编在67军199师595团1营1连。李家发进步很快,1952年10月光荣入了团。他平时最爱看《钢铁战士》、《大渡河》等连环画,黄继光等人的英雄事迹更深深地打动了他。他决心向英雄们学习,为人民多立功。

  1953年春天,部队整编,巩德修和李家发都调到了1连2排6班,李是排长的通信员,巩则是排里的信号员。他们不仅是战友,而且也都爱好文艺,两人一起编排了《马道舞》、《团结舞》等节目,且常常在与朝鲜军民联欢时同台演出。

  部队没有战事,生活搞得非常活跃,连与连、排与排之间经常开展各种竞赛活动。李家发事事跑在前头,二排在各项工作中从未落后过。打坑道、修防空洞,战士们还经常帮助朝鲜老百姓种田。

  1953年6月,李承晚集团公然破坏停战协议,从17日起,以“就地释放”的名义扣留大批朝鲜人民军被俘人员,并且继续叫嚣“北进”、“单独干”,企图破坏和平。为保证停战协议签字后的和平局面,根据*****的指示,***司令员于6月22日22时,在前往签字地点的过程中提出建议:推迟停战协定签字时间,给李承晚集团以沉重打击。因此,反金城战役打响了。

  7月13日,巩德修所在部队奉命向险峻的轿岩山发起反击,任务就是突破轿岩山的南山脚,然后把红旗插上轿岩山主峰。南山脚是敌人轿岩山防御阵地中最强的部位,有重兵据守。

  李家发、巩德修和战友们全副武装进入潜伏位置,等待着冲锋的号令。当晚九时许,我军无数门大炮一齐轰鸣,把轿岩山打成一片火海。突然三颗红色信号弹从后方升起,巩德修向排长喊道:“进攻信号弹!”

  张连长一声令下,全连的火力一齐开火,部队开始冲锋。突然间,一阵密集的子弹从山腰上的碉堡里射出来,冲锋部队被挡住,只见前面有三个火力点封锁着要道。三个爆破员上去都牺牲了,后面的机枪手也牺牲了。

  在这千钧一发之际,李家发拿着三颗手榴弹和爆破筒,对巩德修说:“你掩护我!”话音未落,他就冲了上去,巩德修接过一挺苏式转盘轻机枪,瞄准碉堡火力点就打。

  只见李家发用爆破筒炸开了铁丝网,匍匐到一碉堡跟前,用炸药和手榴弹炸掉了一个火力点。然后迅速地从地上爬起来弓着腰径直向大碉堡冲去。冷不防,不知从何处射来一串子弹,李家发左脚挂彩了。他忍着剧痛,仔细搜寻,只见在大碉堡前还有一个小地堡,那串子弹就是从这里打出来的。不先炸毁这个小地堡,就不能接近大碉堡。李家发拖着伤腿,从小地堡的右侧一步步地向目标接近,顺着这小地堡口准确地投进去了一颗手榴弹,一声巨响,里面的敌人哑了火。李家发没有停下来,他继续向正在喷着毒焰的大碉堡爬去。

  这时天下起了滂沱大雨,敌人的照明弹悬在雨夜的空中,把山岭照得通亮。大家眼看李家发艰难地一点点接近了敌堡。他扬起右手,奋力把最后的一颗手榴弹投进了射口。又是一声巨响,碉堡里没有了动静。李家发也因失血过多,昏了过去。

  战士们立刻从泥泞里跳出来,喊着杀声向前猛冲。不想,大碉堡里的机枪突然又重新响起来!连发的子弹打得泥浆四处飞溅。在“停止前进”的命令下,战士们又重新卧倒了。巩德修怕敌人发现前面的李家发,狠命地朝敌火力点射击。枪声和疼痛使李家发醒了过来,他看部队还没冲上来,就又向敌碉堡爬去。此时敌人的火力已被巩德修吸引过来,李家发机警地爬到了碉堡下。他蹲下身,回头朝战友们的方向看了一眼,接着一挥手,用尽气力大喊了一声。话音埋没在枪声和雨声之中,没有人听清他在喊什么,只见他张开双手,奋不顾身地向敌人的枪口扑去……

  巩德修和战士们被激怒了,他们高喊着“为李家发报仇!”猛冲上敌人的阵地,歼灭了大碉堡里面的敌人,冲向轿岩山的主峰。

  黎明时分,红旗插上了轿岩山峰顶。

  战斗结束后,战友们看到李家发双手紧紧地抓着碉堡上的泥土,半睁着的眼睛注视着轿岩山主峰上的巨石。他那被火药烧黑了的胸膛,布满了像蜂窝一样的弹洞,令人触目惊心。战友们回头望去,泥泞中一条10多米长的血迹清晰可见,那是烈士爬行时留下的印迹。

  战友们将李家发的遗体背下来,为他穿上一身崭新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军服,安放在了一口从祖国运来的棺材里……后来,中国人民志愿军领导机关为李家发追记“中国人民志愿军一级战斗英雄”并追认其为***员。朝鲜**主义人民共和国*人民会议常务委员会,授予他“朝鲜**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同时,授予“金星奖章”和“一级国旗勋章”。

【篇七】抗美援朝英雄事迹

  2020年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将以**中央、***、中央军委名义颁发“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纪念章。

  1950年10月初,美国侵略军悍然越过三八线,并把战火烧到中国边境。10月1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同朝鲜人民一道共同抗击侵略者。

  寒冬,战场上的条件极其艰难困苦,志愿军脚下冰冻,身上衣单,而且粮弹缺乏,常常只能“吃一把炒面就一把雪”。然而,志愿军依旧以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同高度现代化装备的敌军英勇作战,把战线稳定在三八线附近。在这场战争中,志愿军涌现出罗盛教、黄继光、杨根思、邱少云等众多英雄模范和功臣。中国人民志愿军被称为“最可爱的人”。

  抗美援朝战争历时两年零九个月。在异常残酷的战争中,志愿军指战员发扬祖国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为了祖国和民族的尊严而奋不顾身的爱国主义精神,英勇顽强、舍生忘死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不畏艰难困苦、始终保持高昂士气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为完成祖国和人民赋予的使命、慷慨奉献自己一切的革命忠诚精神,以及为了人类和平与正义事业而奋斗的国际主义精神,创造了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成为国家和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当一个人为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就应该给予相应的荣誉。在抗美援朝70周年之际颁发纪念章,彰显党和国家对抗美援朝出国作战英雄的肯定和纪念,祖国不会忘记英雄无畏付出,抗美援朝的丰碑将永远铭刻英雄的事迹。

  参加抗美援朝出国作战、出国为抗美援朝战争服务等人员,付出了重大牺牲,作出了巨大贡献,具有崇高的精神风范,他们应当受到全社会的尊敬和仰慕。给这些“最可爱的人”颁发纪念章,给予抗美援朝出国作战英雄崇高礼赞,也会激励全国人民增强国防意识,更加关心爱护人民子弟兵,为保卫和建设祖国而团结奋斗。

  “盖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一项无上光荣的伟大事业,需要许许多多“非常之人”为其奉献青春、奉献才华。新的历史时期,我们依然要充分发挥崇高荣誉的精神引领作用,营造见贤思齐、崇尚英雄、争做先锋的良好氛围,让荣誉凝聚起中国精神、中国力量,激励广大人民为民族复兴伟业而不懈奋斗。

【篇八】抗美援朝英雄事迹

  1951年6月,李家发报名参军,参加抗美援朝,被编在中国人民志愿军67军595团1营1连2排6班。为了提高战斗本领,李家发投入紧张的射击训练,射击初,他吃了“烧饼”,子弹脱了靶。但他毫不灰心,虚心向老战士请教,细致观察别人射击,还爬在地上反复揣摩,体会要领。在最后考核中,终于以3枪27环的*成绩被送到团训练队学习。团部集训结束,他又以弹无虚发、五枪五中的*成绩获得团首长的表扬,并荣立三等功。1952年10月,李家发加入新**主义青年团,担任排长的通讯员。他每天由驻地庆坡岘送信到玉女峰前沿阵地,要通过敌人炮火控制的200米开阔地。他机警勇敢,起伏闪跃,敌人炮火掀起的砂石吞没了他,震昏了他,醒来后抖掉身上的砂石仍继续前进。因出色完成任务,荣立三等功,被誉为“铁腿通讯员”。
  1953年7月13日夜,在金城战役反击南朝鲜军的轿岩山战斗开始时,炮火刚一延伸,李家发即同一**士向敌军前沿阵地扑去。战士王其月炸掉*道铁丝网踏雷受伤,李家发冲上炸掉第二道铁丝网,同战友一起向山坡部去,却被山顶端大地堡中的敌机枪火力压倒。李家发操起手雷从右侧向大地堡迂回,被右侧护卫暗堡的机枪射中右腿。他忍着钻心剧痛,将暗堡炸毁,又爬向大地堡炸哑了敌军机枪。但战士们向前猛冲时,大地堡的机枪又复活了,迫使战士就地卧伏。班长刘义勇亲自爆破,被子弹击倒,排长组织几次爆破,也都被火力所伤。此时后续部队全部受阻,处境异常危险。激烈的爆炸声使昏迷的李家发苏醒过来,他忍着7处伤痛,艰难地摇晃着站了起来,张开双臂猛地向敌机枪扑了过去,以自己炽热的胸膛堵死了敌机枪的枪口,为部队打开了胜利的通道。
  李家发,又名春生,1934年6月生于安徽省南陵县龙泉乡(现为家发镇)岩虎村一个贫农家庭。他刚出世那年,南陵正遭严重旱灾,山上农田多数颗粒无收。他妈妈戚元香经常食不饱肚,且又多病,哪有乳汁喂养李家发。婴儿时期的李家发,靠的是一匙一匙菜汤喂养大的。他8岁时就跟随父亲李建臣在地主家放牛,12岁学会栽秧,并在地主家打短工。
  1948年,李家发的父亲为了掩护一个名叫张华的游击队员,让其顶替已去世的李家发二哥李长华,对外称是在外地做木工因病回家来的。从此,李家发就同张华兄弟相称,朝夕相伴。通过相处,张华发现李家发是一个心地善良、为人正直的好后生。为使李家发能尽快地提高**觉悟,张华经常给李家发讲解一些“工人、农民为什么会穷,地主、资本家为什么会富,主要是地主、资本家残酷剥削工人、农民的结果。工人、农民要想不受穷,只有跟着***闹革命,推翻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旧政权,建立起工人、农民当家作主的新政权”的革命道理。由于张华的启发,李家发懂得了只有跟着***干革命,穷人才有活路的道理。
  1949年4月,*******胜利渡江,南陵解放,李家发欢欣鼓舞,积极参加村里支前工作。1950年6月,正当中国广大农村开展土地改革之际,美帝国主义者不顾全世界爱好和平人民的反对,悍然发动了侵朝战争,并把战火烧到了鸭绿江边,严重地威胁着中国安全。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保卫土地改革,1951年夏,李家发毅然报名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在第六十七军一九九师五九五团一连当战士。
  在朝鲜,李家发遵照部队首长的教导,热爱朝鲜人民,热爱朝鲜山山水水和一草一木,积极协同朝鲜人民军抗击美国侵略军。一天,十多架美国飞机突然窜入志愿军驻地上空,狂轰滥炸。当他看到一个朝鲜大**房屋被炸起火时,立即奋不顾身地冲进浓烟滚滚的房屋里,帮助老大娘抢救财物。他抢出来一包包衣服,又扛出一袋袋粮食。一次又一次钻进浓烟烈火之中。他的衣服被烧焦了,双手灼得红肿,两只脚烙了好几个大泡,一双眉毛燃光了,回到班里即病倒了。那位朝鲜老大娘听到李家发病了的消息,赶忙带一筐苹果来看他。李家发热泪盈眶地对大娘说:“大娘,我们中朝人民是一家,为朝鲜人民排忧解难,为您老抢救衣物,是我们志愿军应尽义务。”
  入朝后,在中国人民志愿军这个国际主义大学校的培养教育下,李家发的**素质迅速提高。他不论是执行军事任务还是练兵,都是积极认真、任劳任怨。部队刚开始进行战地练兵,李家发的射击成绩较差,心里非常难受,但并不气馁。他一面虚心请教班里的老战士,一面细心琢磨,勤学苦练,终于掌握了射击的要领。实弹射击时,他三枪打中27环,成绩*,被选送到团训练队学习特等射击。学习结业前实弹射击,他五枪中靶心,荣立三等功,受到团首长表扬。
  由于李家发工作、练兵积极认真,**要求进步,1952年10月,被批准加入中国新**主义青年团。同年12月,部队在庆岘山坚守阵地,李家发当了排里的临时通讯员。李家发的任务是:每天由庆岘山腰到玉女峰前沿班送信。从庆岘到玉山峰要通过一片200多米的开阔地,敌人每天要向这片开阔地倾泻数以千计的炮弹,任务既艰巨又危险,但李家发每次都出色地完成了任务,被誉为“铁腿通讯员”。
  李家发在成绩面前不骄傲、不自满。他曾和班里的战友谈心说:“入朝以来,在部队首长的关怀教育下,在同志们的帮助下,我虽然有些进步,但进步的还不够快,与同志们相比差距还较大,我一定要继续努力,好好工作,不辜负首长的培养教育和同志们的帮助”。李家发不但谦虚勤奋,还常常以英雄为榜样来鞭策自己,他将《董存瑞》、《钢铁战士》等英雄画册,看了一遍又一遍,把英雄事迹牢记心里。他曾在一次班会上表态说:“董存瑞等革命烈士是我学习的榜样,如果遇到他们那样的情况,我一定照着他们那样去做。”李家发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1953年7月,夏季反攻战役任务布置下来,这次战役要在朝鲜江原道金化金城地区突破敌人防线,为总攻部队开辟通道。李家发所在的一连担任主攻轿岩山任务。轿岩山位于金城东南,北汉江西岸,方圆14平方公里,是敌人扼守金城一线的重要屏障。7月12日晚,一连通过了敌人的炮火封锁区,进入到潜伏阵地。当时,天阴沉沉的,下着毛毛细雨。李家发先给排长挖了个临时隐蔽部,接着又挖了个猫儿洞,将新战士罗福春安排进去。在猫儿洞里,李家发帮助罗福春擦好了枪,并嘱咐说,手雷千万不能淋水,罗福春笑眯眯地望着李家发说:“你真好!”接着,李家发又掏出一包压缩饼干,分了一半给罗福春。罗福春口渴不想吃,李家发劝说:“用碗接点水泡着吃点吧,打起仗来想吃也顾不上。”
  7月13日晚上9时,夏季反攻战役在金城前线20公里宽的正面战场全线展开了。志愿军隐蔽在山顶上和山谷里的千百门大炮全都怒吼起来,轿岩山上冒起了一片火光,随着急袭炮火的延伸,一**士翻过了潜伏的山岭;紧接着,又冲到一座黄山包脚下,顺着鱼脊形的山梁向黄山包顶逼进。一**士炸开了一道铁丝网,又出现了第二道铁丝网。李家发迅疾向排长请求了爆炸任务。他滚过了地雷坑,直扑第二道铁丝网。一声轰鸣,部队随着浓烟迅速地越过了第二道铁丝网,并一气冲上了棱坎。眼看就要接近黄山包顶,突然间,山腰中敌人一个碉堡里喷出了一道道火舌,直向一**士射来。排长受了重伤,战士被压在棱坎下。战士王五保迅即奋勇扑向碉堡,安上炸药包,一声巨响,敌人的碉堡被炸翻了。在炸药包爆炸的火光照射下,班长突然发现黄山包顶端有个*的地堡正喷着强烈的火舌,挡住了部队前进的道路。班长立即大声命令:“快去炸掉它!”李家发挺身而出,主动地接受了爆破任务。他带着两颗炸药手榴弹,避开敌人正面的机枪火力,勇敢机智地向敌地堡迂回前进着。只见红光一闪,李家发扔出一颗炸药手榴弹,将敌人大地堡右侧的护卫堡给炸翻了。这时,李家发的右脚负伤,左腿打穿,身上七处负伤,剧烈的伤痛使他昏迷过去。
  护卫堡被炸翻后,敌人大地堡里的重机枪却打得更凶了。此时,团指挥所督促一连迅速前进的信号弹一个接一个地升向天空。一**士焦急万分,几次冲锋皆被敌人火力压倒。震耳欲聋的枪炮声将昏迷的李家发震醒。当他看到催促迅速前进的信号弹后,便强行爬了起来,咬紧牙关一步一步地向着敌人的大地堡爬了过去,奋力扔出第二颗手榴弹,同时高呼:“同志们,冲呀!”一**士随着李家发的呼喊声迅速冲了上去。谁知黄山包顶端又出现了一个地堡。地堡里的重机枪疯狂地吼着,闪闪的火舌把战士们又压了下来。此刻,李家发十分清楚,志愿军千军万马正在等着一连拿下轿岩山主峰,好从山下通过,杀向南方,夺取夏季反攻战役胜利。不能等待了,再也不能等待了,可是所带的两枚手榴弹已经用完,怎么办?照着黄继光的样子去做,想到此,李家发毫不犹豫地迅速滚到地堡跟前,手扶地堡站了起来,张开双臂向地堡机枪眼猛扑过去,用胸膛堵住了敌人的地堡机枪眼……。受阻部队扫清了前进障碍,一连攻占了轿岩山主峰,而李家发为抗美援朝战争壮烈牺牲。
  为了表彰李家发的功绩,1953年9月,中国人民志愿军领导机关为李家发追记特等功,授予他中国人民志愿军一级英雄称号,并根据李家发生前的要求,追认他为中国***党员。同年12月25日,朝鲜**主义共和国*人民议会常务委员会授予李家发“朝鲜**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并授予一级国旗勋章和金星奖章各一枚。

【篇九】抗美援朝英雄事迹

  10月25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应朝鲜请求赴朝,与朝鲜并肩作战。7月1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朝鲜方面与联合**的美国代表开始停战谈判,经过多次谈判后,终于在19年7月27日签署《朝鲜停战协定》。历时近三年的抗美援朝战争结束。抗美援朝的胜利是中国在近百年被**的历史上反抗西方帝国主义侵略的*次伟大的胜利,是百年来对外战争从未有过的辉煌胜利,又极大地增强了民族自信心和***的凝聚力,自**战争后百年来丧失的民族自尊和自信力从此得到了恢复。不夸张地说,抗美援朝战争当之无愧地成为中华民族走向历史复兴的重要心理支撑点。

  朝鲜战争即抗美援朝使全世界重新认识了新中国。中国人已不再像过去那样任人欺凌,已不再是以往西方人眼中的“****”。它热爱和平,但决不能容忍别人强加于自己的威胁和侵略。新中国诞生刚刚一年,经过两年零九个月的英勇激战,迫使美国在停战协定上签字,将军事分界线重新推回到“三八线”,使举世为之震惊。这个胜利,打破了美**队不可战胜的神话,极大地提高了中华民族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对远东及世界局势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在战争中更是涌现出大批的英雄,他们的英勇事件充分表现出一名中**人,一名***员应有的高贵品质。无论是为了掩护队友被烈火焚烧致死而一动不动的邱少云,还是为了完成任务,减少战友的伤亡用自己的胸膛堵住敌人怒吼的机枪。亦或是战死在前线的共和国长子毛岸英,他们的行动深深的感染着我们。抗美援朝战争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有着重大意义,抗美援朝捍卫了新中国的安全,保障了新中国经济恢复和建设工作的顺利进行,同时,也推动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各项社会改革运动的进行。从此,帝国主义再也不敢轻易作出以武力侵犯新中国的尝试,保证中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改革得到了一个长时间内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这是中国人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以付出重大牺牲换得的。而且打出了中国的国威和军威,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地位;使中**队取得了以劣势装备战胜现代化装备的敌人的宝贵经验,加速了人民**的建设。也进而保卫了祖国边疆以后不受侵犯。对**的发展也有着重大的意义。

  再次听老师讲起抗美援朝的种种心中总是充满着崇敬之情。相信这份崇敬会伴随我走过一生,这是对中国志愿军的崇敬,更是对党和国家的崇敬。

【篇十】抗美援朝英雄事迹

  炸死敌军的一级爆破英雄伍先华

  伍先华(1927~1952),遂宁县三联乡人。**16年(1927)生。家贫困,父玉恩,抬滑竿养活五个孩子。先华念两年私塾后务农,15岁时被拉壮丁入伍。不久,父母相继去世。先华在国民党**里受尽折磨,幸于1949年12月获得新生,参加了*******。次年,加入新**主义青年团。1951年3月,响应“保家卫国,抗美援朝”的号召,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去朝鲜。

  1951年4月至6月第五次战役中,先华冒着敌人疯狂的扫射和轰炸,把受伤的班长背下阵地,又急返战场与两个战友狠击敌人,打退了三次反冲击,荣立三等功。8月,加入中国***。

  此次战役后,先华所在部队向北转移。他调到连部照料重病的连长。夜行军,他搀扶连长;淌水过河,他背着连长;爬山岗,他让连行靠在自己肩膀行走;敌人炮弹打来,他用身体护卫连长。不久,任二连一排三班班长。部队接到修筑防御工事的任务,先华班挖交通壕时,他采用先掏空底层再砸上层的办法,提高工效两倍半;修穿石坑道时,找窍门使爆破进度由30公分提高到50公分;修工事、劈木柴的斧头不够用,他让战士休息,自己顶风冒雪彻夜干;收工后,他让战士休息,自己则下山挑水;晚上,等大家睡觉后,还给战士刮掉鞋上的冰块,烤干湿鞋;战士脚冻,他把得奖的袜子送给战士穿,而自己却用破布包脚;班里少灯油,他以青去皮压碎烤干代灯的办法,解决了燃眉之急。先华带领战士出色完成了修筑工事的任务,又荣获三等功。

  连队到新坪附近练兵,先华班住在一户朝鲜老乡家。这家只有老俩口和两小孙。老人70多岁,干活吃力;小孙几岁,需人照料。于是,他和战士们研究,想出结合练兵为老人家做事的办法:爬山演习,每人背回一捆干柴,一趟比老大娘半月拾的还多;冲锋演习,把粪背上山;打野外,把玉米收回家;晚上谁站岗,谁就给牲口添把草,省得老大爷半夜起来。战士爱老乡,老乡也爱战士。老人常给战士送蜜糖水喝,老大娘悄悄帮战士洗衣服,把志愿军当自己亲人看待。部队奉命开拔,村里朝鲜老乡都来送行。金城官岱里反击战前夕,先华班进行了一系列战前准备。根据上级部署,这次战斗关键是爆破。不炸掉山腰敌人主阵地和指挥所,我方从哪里也别想打上去。这个艰巨的爆破任务交给了先华班。

  1952年9月29日下午5时,官岱里反击战开始。先华领着班里党员战士宣誓:“在党需要的时候,愿献出自己的生命!”先华指挥全班分两个爆破组冲向目标。连续炸毁了几个地堡,但正面攻击部队还是被敌人坑道里的机压住不能前进,爆破组也有很大伤亡。当此紧急关头,先华抱起一捆10公斤的0包冲向火海。他中途中弹倒地,但还是尽力爬近敌人火力点,拉燃导火线冒着密集的弹雨,冲进坑道,炸死敌人40余人,消灭了火力点,扫除了部队前进的障碍,为官岱里反击战的胜利创造了条件。先华壮烈牺牲,时年26岁。

  1952年11月2日,志愿军**部给先华追记特等功,追授“一级爆破英雄”称号。1953年6月25日,朝鲜**主义人民共和国*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追授他“朝鲜**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和金星奖章、一级国旗勋章。他的家乡遂宁,建有烈士陵园和他的塑像。

【篇十一】抗美援朝英雄事迹

  伍先华(1927~1952),遂宁县三联乡人。**16年(1927)生。家贫困,父玉恩,抬滑竿养活五个孩子。先华念两年私塾后务农,15岁时被拉壮丁入伍。不久,父母相继去世。先华在国民党**里受尽折磨,幸于1949年12月获得新生,参加了*******。次年,加入新**主义青年团。1951年3月,响应“保家卫国,抗美援朝”的号召,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去朝鲜。
  1951年4月至6月第五次战役中,先华冒着敌人疯狂的扫射和轰炸,把受伤的班长背下阵地,又急返战场与两个战友狠击敌人,打退了三次反冲击,荣立三等功。8月,加入中国***。
  此次战役后,先华所在部队向北转移。他调到连部照料重病的连长。夜行军,他搀扶连长;淌水过河,他背着连长;爬山岗,他让连行靠在自己肩膀行走;敌人炮弹打来,他用身体护卫连长。不久,任二连一排三班班长。部队接到修筑防御工事的任务,先华班挖交通壕时,他采用先掏空底层再砸上层的办法,提高工效两倍半;修穿石坑道时,找窍门使爆破进度由30公分提高到50公分;修工事、劈木柴的斧头不够用,他让战士休息,自己顶风冒雪彻夜干;收工后,他让战士休息,自己则下山挑水;晚上,等大家睡觉后,还给战士刮掉鞋上的冰块,烤干湿鞋;战士脚冻,他把得奖的袜子送给战士穿,而自己却用破布包脚;班里少灯油,他以青去皮压碎烤干代灯的办法,解决了燃眉之急。先华带领战士出色完成了修筑工事的任务,又荣获三等功。
  连队到新坪附近练兵,先华班住在一户朝鲜老乡家。这家只有老俩口和两小孙。老人70多岁,干活吃力;小孙几岁,需人照料。于是,他和战士们研究,想出结合练兵为老人家做事的办法:爬山演习,每人背回一捆干柴,一趟比老大娘半月拾的还多;冲锋演习,把粪背上山;打野外,把玉米收回家;晚上谁站岗,谁就给牲口添把草,省得老大爷半夜起来。战士爱老乡,老乡也爱战士。老人常给战士送蜜糖水喝,老大娘悄悄帮战士洗衣服,把志愿军当自己亲人看待。部队奉命开拔,村里朝鲜老乡都来送行。金城官岱里反击战前夕,先华班进行了一系列战前准备。根据上级部署,这次战斗关键是爆破。不炸掉山腰敌人主阵地和指挥所,我方从哪里也别想打上去。这个艰巨的爆破任务交给了先华班。
  1952年9月29日下午5时,官岱里反击战开始。先华领着班里党员战士宣誓:“在党需要的时候,愿献出自己的生命!”先华指挥全班分两个爆破组冲向目标。连续炸毁了几个地堡,但正面攻击部队还是被敌人坑道里的机压住不能前进,爆破组也有很大伤亡。当此紧急关头,先华抱起一捆10公斤的0包冲向火海。他中途中弹倒地,但还是尽力爬近敌人火力点,拉燃导火线冒着密集的弹雨,冲进坑道,炸死敌人40余人,消灭了火力点,扫除了部队前进的障碍,为官岱里反击战的胜利创造了条件。先华壮烈牺牲,时年26岁。
  1952年11月2日,志愿军**部给先华追记特等功,追授“一级爆破英雄”称号。1953年6月25日,朝鲜**主义人民共和国*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追授他“朝鲜**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和金星奖章、一级国旗勋章。他的家乡遂宁,建有烈士陵园和他的塑像。

【篇十二】抗美援朝英雄事迹

  1、黄继光

  黄继光(1931年1月8日-1952年10月20日),民族英雄。1931年生于四川省中江县,中国人民志愿军第45师135团9连的通讯员。1952年10月20日在朝鲜上甘岭地区597.9高地牺牲,年仅21岁。被中国人民志愿军领导机关追记特等功,并授予"特级英雄”。

  2、***

  ***(1898年10月24日-1974年11月29日),名清宗,后改德怀,字得华,号石穿,小名钟伢子、石穿,湖南湘潭人,湖南陆军军官讲武堂毕业,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元勋,*******著名将领、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

  3、毛岸英

  毛岸英(1922年10月24日-1950年11月25日),谱名远仁,字岸英,初名永福,以字行。湖南湘潭人,是***与其*任妻子杨开慧的长子。

  4、杨根思用生命阐述了什么叫做“人在阵地就在”,1950年11月25日,中朝**发起了第二次战役,11月28日杨根思坚守在1071高地-东南小高岭,为了切断美军逃退路,杨根思在敌军第9次进攻时抱起最后的炸弹包冲入敌群,与40多个敌人同归于尽,最终完成了任务。

  5、邱少云在大火中,他为了不暴露目标,确保其他潜伏人员安全,而放弃自救,在烈火中坚持了30多分钟直至壮烈牺牲,时年26岁。

  6、胡修道他在上甘岭战役中,创造了单人一天内歼敌280余人、击退敌人41次进攻的辉煌战绩。

  7、杨春增在面对敌人进攻时,他毅然举起最后一刻手雷扑向敌群,与敌同归于尽,年仅23岁。

【篇十三】抗美援朝英雄事迹

  炸死敌军的一级爆破英雄伍先华

  伍先华(1927~1952),遂宁县三联乡人。**16年(1927)生。家贫困,父玉恩,抬滑竿养活五个孩子。先华念两年私塾后务农,15岁时被拉壮丁入伍。不久,父母相继去世。先华在国民党**里受尽折磨,幸于1949年12月获得新生,参加了*******。次年,加入新**主义青年团。1951年3月,响应“保家卫国,抗美援朝”的号召,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去朝鲜。

  1951年4月至6月第五次战役中,先华冒着敌人疯狂的扫射和轰炸,把受伤的班长背下阵地,又急返战场与两个战友狠击敌人,打退了三次反冲击,荣立三等功。8月,加入中国***。

  此次战役后,先华所在部队向北转移。他调到连部照料重病的连长。夜行军,他搀扶连长;淌水过河,他背着连长;爬山岗,他让连行靠在自己肩膀行走;敌人炮弹打来,他用身体护卫连长。不久,任二连一排三班班长。部队接到修筑防御工事的任务,先华班挖交通壕时,他采用先掏空底层再砸上层的办法,提高工效两倍半;修穿石坑道时,找窍门使爆破进度由30公分提高到50公分;修工事、劈木柴的斧头不够用,他让战士休息,自己顶风冒雪彻夜干;收工后,他让战士休息,自己则下山挑水;晚上,等大家睡觉后,还给战士刮掉鞋上的冰块,烤干湿鞋;战士脚冻,他把得奖的袜子送给战士穿,而自己却用破布包脚;班里少灯油,他以青去皮压碎烤干代灯的办法,解决了燃眉之急。先华带领战士出色完成了修筑工事的任务,又荣获三等功。

  连队到新坪附近练兵,先华班住在一户朝鲜老乡家。这家只有老俩口和两小孙。老人70多岁,干活吃力;小孙几岁,需人照料。于是,他和战士们研究,想出结合练兵为老人家做事的办法:爬山演习,每人背回一捆干柴,一趟比老大娘半月拾的还多;冲锋演习,把粪背上山;打野外,把玉米收回家;晚上谁站岗,谁就给牲口添把草,省得老大爷半夜起来。战士爱老乡,老乡也爱战士。老人常给战士送蜜糖水喝,老大娘悄悄帮战士洗衣服,把志愿军当自己亲人看待。部队奉命开拔,村里朝鲜老乡都来送行。金城官岱里反击战前夕,先华班进行了一系列战前准备。根据上级部署,这次战斗关键是爆破。不炸掉山腰敌人主阵地和指挥所,我方从哪里也别想打上去。这个艰巨的爆破任务交给了先华班。

  1952年9月29日下午5时,官岱里反击战开始。先华领着班里党员战士宣誓:“在党需要的时候,愿献出自己的生命!”先华指挥全班分两个爆破组冲向目标。连续炸毁了几个地堡,但正面攻击部队还是被敌人坑道里的机压住不能前进,爆破组也有很大伤亡。当此紧急关头,先华抱起一捆10公斤的0包冲向火海。他中途中弹倒地,但还是尽力爬近敌人火力点,拉燃导火线冒着密集的弹雨,冲进坑道,炸死敌人40余人,消灭了火力点,扫除了部队前进的障碍,为官岱里反击战的胜利创造了条件。先华壮烈牺牲,时年26岁。

  1952年11月2日,志愿军**部给先华追记特等功,追授“一级爆破英雄”称号。1953年6月25日,朝鲜**主义人民共和国*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追授他“朝鲜**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和金星奖章、一级国旗勋章。他的家乡遂宁,建有烈士陵园和他的塑像。

【篇十四】抗美援朝英雄事迹

  杨根思出生于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从小受到地主的剥削和压迫,心中对旧社会充满仇恨,得知***领导的**是人民的队伍,就下定决心跟党走。入伍后,他把这种信念转化为苦练军事本领的动力,坚信只要时刻遵守党的决议、指示,就“不相信有完不成的任务,不相信有战胜不了的敌人,不相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他随部队转战南北,不畏艰难困苦,先后经历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的炮火洗礼,初次参加即手持长矛缴到了枪,显出智勇双全的才干;杨根思曾创造了用炸药包俘虏国民党军一个排的惊人战绩,被授予华东一级人民英雄。

  1950年9月,*次全国战斗英雄代表会议,杨根思这位***老战士、参加过淮海战役等大小数十次战役战斗、多次荣获战功的著名的战斗模范和爆破英雄。10月,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1950年11月,在抗美援朝战争第二次战役分割围歼咸镜南道美军战斗中,时任志愿军某部连长的杨根思,奉命带1个排扼守长津湖畔下碣隅里外围1071.1高地东南小高岭,负责切断美军南逃退路。29日,号称“*”军的美军陆战第1师开始向小高岭进攻,猛烈的炮火将大部工事摧毁。

  他带领全排迅速抢修工事,做好战斗准备,待美军靠近到只有30米时,带领全排突然射击,迅猛打退了敌人的*次进攻。接着,美军组织两个连的兵力,在8辆坦克的掩护下再次发起进攻,他指挥战士奋勇冲入敌群,用刺刀、枪托、铁锹展开拼杀。激战中,又一批美军涌上山顶,他亲率第7班和第9班正面抗击,指挥第8班从山腰插向敌后,再次将美军击退。

  美军遂以空中和地面炮火对小高岭实施狂轰乱炸,随后发起集团冲锋。他率领全排顽强抗击,以“人在阵地在”的英雄气概,接连击退美军8次进攻。在坚守小高岭战斗中,杨根思率领三排打退美军8次进攻,在最后只剩他一人时,他投完手榴弹,射出最后一颗子弹,一把拉着了导火索,导火索“哧哧”地冒着烟,以大无畏的革命精神,毅然抱起炸药包冲向敌群,与敌人同归于尽,年仅28岁。朝鲜**在长津湖畔修建了一座杨根思英雄纪念碑。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题词赞誉他是:“中国人民的*儿子,国际主义的伟大战士,志愿军的模范指挥员”。

【篇十五】抗美援朝英雄事迹

  杨根思出生于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从小受到地主的剥削和压迫,心中对旧社会充满仇恨,得知***领导的**是人民的队伍,就下定决心跟党走。入伍后,他把这种信念转化为苦练军事本领的动力,坚信只要时刻遵守党的决议、指示,就“不相信有完不成的任务,不相信有战胜不了的敌人,不相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他随部队转战南北,不畏艰难困苦,先后经历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的炮火洗礼,初次参加即手持长矛缴到了枪,显出智勇双全的才干;杨根思曾创造了用炸药包俘虏国民党军一个排的惊人战绩,被授予华东一级人民英雄。

  1950年9月,*次全国战斗英雄代表会议,杨根思这位***老战士、参加过淮海战役等大小数十次战役战斗、多次荣获战功的著名的战斗模范和爆破英雄。10月,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1950年11月,在抗美援朝战争第二次战役分割围歼咸镜南道美军战斗中,时任志愿军某部连长的杨根思,奉命带1个排扼守长津湖畔下碣隅里外围1071.1高地东南小高岭,负责切断美军南逃退路。29日,号称“*”军的美军陆战第1师开始向小高岭进攻,猛烈的炮火将大部工事摧毁。

  他带领全排迅速抢修工事,做好战斗准备,待美军靠近到只有30米时,带领全排突然射击,迅猛打退了敌人的*次进攻。接着,美军组织两个连的兵力,在8辆坦克的掩护下再次发起进攻,他指挥战士奋勇冲入敌群,用刺刀、枪托、铁锹展开拼杀。激战中,又一批美军涌上山顶,他亲率第7班和第9班正面抗击,指挥第8班从山腰插向敌后,再次将美军击退。

  美军遂以空中和地面炮火对小高岭实施狂轰乱炸,随后发起集团冲锋。他率领全排顽强抗击,以“人在阵地在”的英雄气概,接连击退美军8次进攻。在坚守小高岭战斗中,杨根思率领三排打退美军8次进攻,在最后只剩他一人时,他投完手榴弹,射出最后一颗子弹,一把拉着了导火索,导火索“哧哧”地冒着烟,以大无畏的革命精神,毅然抱起炸药包冲向敌群,与敌人同归于尽,年仅28岁。朝鲜**在长津湖畔修建了一座杨根思英雄纪念碑。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题词赞誉他是:“中国人民的*儿子,国际主义的伟大战士,志愿军的模范指挥员”。

本文来源:https://www.jmzhongda.cn/shiyongfanwen/390829.html

  • 相关内容
  • 热门专题
  • 网站地图- 手机版
  • Copyright @ www.jmzhongda.cn 范文文库网-工作总结|个人工作总结 All Rights Reserved
  • 免责声明:范文文库网-工作总结|个人工作总结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并不带表本站观点!若侵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