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的黑板报内容集合3篇

【www.jmzhongda.cn--范文大全】

 元宵节,中国传统节日之一,又称上元节、小正月、除夕或元宵节,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日举行。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元宵节的黑板报内容的文章3篇 ,欢迎品鉴!

【篇一】元宵节的黑板报内容

  元宵佳节诗词选
  《元夕于通衢建灯夜升南楼》(隋) 隋炀帝
  **天上转,梵声天上来;
  灯树千光照,花焰七枝开。
  月影疑流水,春风含夜梅;
  燔动黄金地,钟发琉璃台。
  《正月十五夜》(唐) 苏道味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灯树千光照。明月逐人来。
  游妓皆穠李,行歌尽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上元夜》(唐)崔液
  玉漏铜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夜开;
  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
  《十五夜观灯》(唐)卢照邻
  元宵佳节介绍
  每年农历的正月十五日,春节刚过,迎来的就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佳节。
  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佳节。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个月圆之夜,也是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夜晚,大家对此加以庆祝,也是庆贺新春的延续。元宵佳节又称为“上元节”。
  按中国民间的传统,在这天上皓月高悬的夜晚,大家要点起彩灯万盏,以示庆贺。出门赏月、燃灯放焰、喜猜灯谜、共吃元宵,合家团聚、同庆佳节,其乐融融。
  宋代更重视元宵佳节,赏灯活动更加热闹,赏灯活动要进行5天,灯的样式也更丰富。明代要连续赏灯10天,这是中国最长的灯节了。清代赏灯活动虽然只有3天,但是赏灯活动规模很大,盛况空前,除燃灯之外,还放烟花助兴。
  “猜灯谜”又叫“打灯谜”,是元宵佳节后增的一项活动,出现在宋朝。南宋时,首都临安每逢元宵佳节时制迷,猜谜的人众多。开始时是好事者把谜语写在纸条上,贴在五光十色的彩灯上供人猜。因为谜语能启迪智慧又饶有兴趣,所以流传过程中深受社会各阶层的欢迎。
  民间过元宵佳节吃元宵的习俗。元宵由糯米制成,或实心,或带馅。馅有豆沙、白糖、山楂、各类果料等,食用时煮、煎、蒸、炸皆可。起初,大家把这种食物叫“浮圆子”,后来又叫“汤团”或“汤圆”,这些名称“团圆”字音相近,取团圆之意,象征全家人团团圆圆,和睦幸福,大家也以此怀念离别的'亲人,寄托了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望。
  一些地方的元宵佳节还有“走百病”的习俗,又称“烤百病”“散百病”,参与者多为妇女,他们结伴而行或走墙边,或过桥,走郊外,目的是驱病除灾。
  随着时间的推移,元宵佳节的活动越来越多,不少地方节庆时增加了耍龙灯、耍狮子、踩高跷、划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传统民俗表演。这个传承已有两千多年的传统节日,不仅盛行于海峡两岸,就是在海外华人的聚居区也年年欢庆不衰。

【篇二】元宵节的黑板报内容

  吃元宵
  正月十五吃元宵,“元宵”作为食品,在我国也由来已久。宋代,民间即流行一种元宵节吃的新奇食品。这种食品,最早叫“浮元子”后称“元宵”,生意人还美其名曰“元宝”。元宵即"汤圆"以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黄桂、核桃仁、果仁、枣泥等为馅,用糯米粉包成圆形,可荤可素,风味各异。可汤煮、油炸、蒸食,有团圆美满之意。陕西的汤圆不是包的.,而是在糯米粉中"滚"成的,或煮或油炸,热热火火,团团圆圆。
  观灯
  汉明帝永平年间(公元58--75),因明帝提倡佛法,适逢蔡愔从印度求得佛法归来,称印度摩喝陀国每逢正月十五,僧众云集瞻仰佛舍利,是参佛的吉日良辰。汉明帝为了弘扬佛法,下令正月十五夜在宫中和寺院"燃灯表佛"。此后,元宵放灯的习俗就由原来只在宫廷中举行而流传到民间。即每到正月十五,无论士族还是庶民都要挂灯,城乡通宵灯火辉煌。
  元宵放灯的习俗,在唐代发展成为盛况空前的灯市,当时的京城长安已是拥有百万人口的世界*都市,社会富庶。在皇帝的亲自倡导下,元宵灯节办得越来越豪华。中唐以后,已发展成为全民性的狂欢节。唐玄宗(公元685--762)时的开元盛世,长安的灯市规模很大,燃灯五万盏,花灯花样繁多,皇帝命人做巨型的灯楼,广达20间,高150尺,金光璀璨,极为壮观。
  宋代,元宵灯会无论在规模和灯饰的奇幻精美都胜过唐代,而且活动更为民间化,民族特色更强。以后历代的元宵灯会不断发展,灯节的时间也越来越长。唐代的灯会是"上元前后各一日",宋代又在十六之后加了两日,明代则延长到由初八到十八整整十天。
  到了清代,满族入主中原,宫廷不再办灯会,民间的灯会却仍然壮观。日期缩短为五天,一直延续到今天。
  灯在台湾民间具有光明与添丁的涵义,点燃灯火有照亮前程之意,且台语灯与丁谐音代表生男孩,因此往昔元宵节妇女都会刻意在灯下游走,希望“钻灯脚生卵葩”(就是钻到灯下游走,好生男孩)。

【篇三】元宵节的黑板报内容

  元宵节是我国主要的传统节日,也叫元夕、元夜,又称上元节,因为这是新年*个月圆夜。因历代这一节日有观灯习俗,故又称灯节。元宵节俗的形成有一个较长的过程,据一般的资料与民俗传说,正月十五在西汉已经受到重视,汉武帝正月上辛夜在甘泉宫祭祀“太一”的活动,被后人视作正月十五祭祀天神的先声。不过,正月十五真正作为民俗节日是在汉魏之后。东汉**文化的传入,对于形成元宵节俗有着重要的推动意义。
  汉明帝永平年间(公元58——75),因明帝提倡佛法,适逢蔡愔从印度求得佛法归来,称印度摩喝陀国每逢正月十五,僧众云集瞻仰佛舍利,是参佛的吉日良辰。汉明帝为了弘扬佛法,下令正月十五夜在宫中和寺院“燃灯表佛”。因此正月十五夜燃灯的习俗随着**文化影响的扩大及**文化的加入逐渐在中国扩展开来。而元宵节俗真正的动力是因为它处在新的时间点上,人们充分利用这一特殊的时间阶段来表达自己的生活愿望。
  元宵放灯的习俗,在唐代发展成为盛况空前的灯市,中唐以后,已发展成为全民性的狂欢节。唐玄宗(公元685——762)时的开元盛世,,长安的灯市规模很大,燃灯五万盏,花灯花样繁多,皇帝命人做巨型的灯楼,广达20间,高150尺,金光璀璨,极为壮观。
  以后历代的元宵灯会不断发展,灯节的时间也越来越长。唐代的灯会是“上元前后各一日”,宋代又在十六之后加了两日,明代则延长到由初八到十八整整十天。
  到了清代,满族入主中原,宫廷不再办灯会,民间的灯会却仍然壮观。日期缩短为五天,一直延续到今天。
  “猜灯谜”又叫“打灯谜”是元宵节后增的一项活动,出现在宋朝。南宋时,首都临安每逢元宵节时制迷,猜谜的人众多。开始时是好事者把谜语写在纸条上,贴在五光十色的彩灯上供人猜。因为谜语能启迪智慧又饶有兴趣,所以流传过程中深受社会各阶层的欢迎。
  唐宋时灯市上开始出现各式杂耍技艺。明清两代的灯市上除有灯谜与百戏歌舞之外,又增设了戏曲表演的内容。
  历代人们除游灯市外,又有迎紫姑祭厕神、过桥摸钉走百病等习俗,有击太平鼓、秧歌、高跷、舞龙、舞狮等游戏。同时,还要吃些应节食物:南北朝时代元宵节吃伴和肉与动物油熬煮的豆粥或米粥,唐代吃一种叫“面茧”的面食和焦饣追(即烤饼),到宋代有盐豉汤和绿豆粉做的科斗羹,并出现了“圆子”,此后元宵节南北方均以吃元宵为习。
  元宵灯节期间,是男女青年与情人相会的时机,所以元宵节又成了中国的“情人节”。
  传统社会的元宵节是城乡重视的民俗大节,在城市元宵喧闹尤为热烈,它体现了中国民众特有的狂欢精神。传统元宵所承载的节俗功能已被日常生活消解,人们逐渐失去了共同的精神兴趣,复杂的节俗已经简化为“吃元宵”的食俗。

本文来源:https://www.jmzhongda.cn/content/400491.html

  • 相关内容
  • 01-06 经理助理上半年工作总结6篇

    工作总结中的成果是经过努力取得的,说明没有浪费时间缺乏这一目标是令人遗憾的,这表明仍有很大的执行空间,需要通过更大的努力来实现。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经理助理

  • 01-06 财务总监年终工作总结(通用6篇)

    非法经营是非法经营罪。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财务总监年终工作总结的文章6篇 ,欢迎品鉴!【篇1】财务总监年终工作总结  xx年在公司班子的大力支持下,我带领广

  • 01-06 军人作风纪律整顿自查自纠范文(通用11篇)

    自查报告是单位或部门在一定时间内对工作执行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自查的报告形式。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军人作风纪律整顿自查自纠的文章11篇 ,欢迎品鉴!【篇1】军人

  • 01-06 短篇双人小品剧本范文(精选3篇)

    素描指的是言行的简短艺术。它的基本要求是语言清晰,形式自然,能够充分理解和表现每个角色的个性和语言特点。最具代表性的是喜剧小品。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短篇双人

  • 01-06 2021年扫黑除恶常态化工作总结【3篇】

    肃黑除恶,就是肃黑除恶。黑社会作为和谐社会的巨大毒瘤,不仅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极大危害,而且影响整个社会的繁荣稳定。人们咬牙切齿,恨骨头。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

  • 热门专题
  • 网站地图- 手机版
  • Copyright @ www.jmzhongda.cn 范文文库网-工作总结|个人工作总结 All Rights Reserved
  • 免责声明:范文文库网-工作总结|个人工作总结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并不带表本站观点!若侵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48小时内删除!